不屈的抗争,伟大的胜利——读《山东抗日战争史》
不屈的抗争,伟大的胜利——读《山东抗日战争史》
不屈的抗争,伟大的胜利——读《山东抗日战争史》历史是(shì)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
80年前,中国(zhōngguó)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,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(qīnlüè)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,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(dìwèi),由此开启(kāiqǐ)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。
回望历史,我们更清醒(qīngxǐng)地(dì)认识到:中国人民(rénmín)抗日战争胜利,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(de)伟大胜利,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敌的伟大胜利。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,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(zhànlüè)策略,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,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。
牢记(láojì)历史,就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(de)崇高致敬,就是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最好纪念。坚持(jiānchí)以(yǐ)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(shèhuìzhǔyì)思想为指导,由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(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)编写出版的《山东抗日战争史》一书,便是共产党在山东领导人民群众力挽狂澜、坚持抗战、视死如归、血照汗青的历史记录。
《山东(shāndōng)抗日战争史》一书,是全国第一部(dìyībù)由省级党史部门集体编写完成的抗战史专著。
该书在(zài)前人研究的基础上,充分吸纳(xīnà)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,全方位、多角度再现了近代以来山东人民反抗日本侵略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(xià)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浴血奋战历程。
全书共9章、45万余(wànyú)字,着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(zài)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及其领导(lǐngdǎo)下敌后(díhòu)战场的艰苦抗战。著名党史专家金冲及先生曾在《山东抗日(kàngrì)根据地的独特历程》一文中写道,“山东抗日根据地无论在总人口、党员、军队数量,还是歼敌人数等方面,都遥遥领先其他抗日根据地”。
《山东抗日战争史》,既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(rénmín)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、讲好山东抗战历史(lìshǐ),也(yě)便于人们详实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山东篇章,进一步发挥党史教科书以史鉴今、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,更好地(dì)激励人们赓续抗战精神、砥砺复兴(fùxīng)力量。
该书贡献之一,是填补了山东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空白。多年来,由于种种原因,这段历史一直处于碎片化、不完整的研究状态,没有(méiyǒu)一部(yībù)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专著。该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,充分吸纳学界新成果,大胆(dàdǎn)突破现实“研究瓶颈”,多维度展现山东人民反抗日本侵扰与(yǔ)侵略的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。
贡献(gòngxiàn)之二,是记述了山东(shāndōng)人民(rénmín)跨世纪的屈辱史。由于(yóuyú)山东地理位置特殊、区位优势(yōushì)凸显,在明代嘉靖年间即遭到日本迭次不断的侵扰(qīnrǎo)与侵略。从那时起,山东人民进入了被迫反抗日本侵扰与侵略、却又屡战屡败的屈辱一页。1894年至(zhì)1895年,日本发动甲午战争、侵占威海卫,1914年强占青岛,1919年侵犯山东,1927年再次(zàicì)出兵山东占领青岛,1928年侵占济南(jǐnán)。突出中(zhōng)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。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的14年抗战历史中,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开展反日宣传、南下请愿、农民暴动等抗日救亡运动,发动十大抗日武装起义,组建人民抗日武装队伍,创建抗日民主(mínzhǔ)根据地,八路军一一五师与山东纵队、地方武装在敌后山东战场上钳制歼灭了日军(rìjūn)大量兵力,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。
贡献之三,是肯定了抗日(kàngrì)民族(mínzú)统一战线政策(zhèngcè)在(zài)山东的(de)践行结果。山东党组织正确贯彻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,坚持“既团结又斗争”方针,区别(qūbié)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摩擦和斗争,成功汇聚了全民族抗战的积极力量,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。特别是1943年7月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,国民党(guómíndǎng)正规部队和国民党省政府(shěngzhèngfǔ)撤出山东,共产党在山东独自撑起敌后抗战大局,多次粉碎日、伪军的疯狂“扫荡”“围剿”“蚕食”等,建立全国解放区的第一个省政府。著名(zhùmíng)党史专家金冲及先生评价说:“山东抗日根据地(gēnjùdì)无论在总人口、党员、军队数量,还是歼敌人数等方面,都遥遥领先其他抗日根据地。”
此外,本书也赞扬了国民政府及其军队的(de)抗战贡献,客观评述了台儿庄大战、徐州会战等,专门增设了“山东抗战中涌现出的著名英烈(yīngliè)”条目,收录褒扬了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而(ér)英勇牺牲在(zài)山东的197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(qúntǐ),包括国民政府军队中的爱国将士和一部分国际友人。
本书还披露了一些日本战犯口供等文献资料,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山东所犯的(de)累累罪行。日本军国主义带给(dàigěi)中国人民惨绝人寰的灾难和事实,罄竹难书,不容抹杀。我们(wǒmen)强调要正确对待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(lìshǐ),不是要延续仇恨,而是要以史为鉴、珍爱和平。
鉴往事(wǎngshì),知来者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年来(niánlái),中国发生了(le)翻天覆地的变化,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,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。
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告慰所有抗战英烈,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、坚持走中国特色(tèsè)社会主义(shèhuìzhǔyì)道路、坚持以人民(rénmín)为中心、坚持斗争(dòuzhēng)精神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,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。
历史是(shì)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
80年前,中国(zhōngguó)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,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(qīnlüè)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,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(dìwèi),由此开启(kāiqǐ)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。
回望历史,我们更清醒(qīngxǐng)地(dì)认识到:中国人民(rénmín)抗日战争胜利,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(de)伟大胜利,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敌的伟大胜利。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,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(zhànlüè)策略,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,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。
牢记(láojì)历史,就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(de)崇高致敬,就是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最好纪念。坚持(jiānchí)以(yǐ)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(shèhuìzhǔyì)思想为指导,由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(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)编写出版的《山东抗日战争史》一书,便是共产党在山东领导人民群众力挽狂澜、坚持抗战、视死如归、血照汗青的历史记录。
《山东(shāndōng)抗日战争史》一书,是全国第一部(dìyībù)由省级党史部门集体编写完成的抗战史专著。
该书在(zài)前人研究的基础上,充分吸纳(xīnà)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,全方位、多角度再现了近代以来山东人民反抗日本侵略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(xià)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浴血奋战历程。
全书共9章、45万余(wànyú)字,着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(zài)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及其领导(lǐngdǎo)下敌后(díhòu)战场的艰苦抗战。著名党史专家金冲及先生曾在《山东抗日(kàngrì)根据地的独特历程》一文中写道,“山东抗日根据地无论在总人口、党员、军队数量,还是歼敌人数等方面,都遥遥领先其他抗日根据地”。
《山东抗日战争史》,既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(rénmín)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、讲好山东抗战历史(lìshǐ),也(yě)便于人们详实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山东篇章,进一步发挥党史教科书以史鉴今、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,更好地(dì)激励人们赓续抗战精神、砥砺复兴(fùxīng)力量。
该书贡献之一,是填补了山东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空白。多年来,由于种种原因,这段历史一直处于碎片化、不完整的研究状态,没有(méiyǒu)一部(yībù)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专著。该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,充分吸纳学界新成果,大胆(dàdǎn)突破现实“研究瓶颈”,多维度展现山东人民反抗日本侵扰与(yǔ)侵略的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。
贡献(gòngxiàn)之二,是记述了山东(shāndōng)人民(rénmín)跨世纪的屈辱史。由于(yóuyú)山东地理位置特殊、区位优势(yōushì)凸显,在明代嘉靖年间即遭到日本迭次不断的侵扰(qīnrǎo)与侵略。从那时起,山东人民进入了被迫反抗日本侵扰与侵略、却又屡战屡败的屈辱一页。1894年至(zhì)1895年,日本发动甲午战争、侵占威海卫,1914年强占青岛,1919年侵犯山东,1927年再次(zàicì)出兵山东占领青岛,1928年侵占济南(jǐnán)。突出中(zhōng)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。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的14年抗战历史中,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开展反日宣传、南下请愿、农民暴动等抗日救亡运动,发动十大抗日武装起义,组建人民抗日武装队伍,创建抗日民主(mínzhǔ)根据地,八路军一一五师与山东纵队、地方武装在敌后山东战场上钳制歼灭了日军(rìjūn)大量兵力,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。
贡献之三,是肯定了抗日(kàngrì)民族(mínzú)统一战线政策(zhèngcè)在(zài)山东的(de)践行结果。山东党组织正确贯彻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,坚持“既团结又斗争”方针,区别(qūbié)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摩擦和斗争,成功汇聚了全民族抗战的积极力量,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。特别是1943年7月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,国民党(guómíndǎng)正规部队和国民党省政府(shěngzhèngfǔ)撤出山东,共产党在山东独自撑起敌后抗战大局,多次粉碎日、伪军的疯狂“扫荡”“围剿”“蚕食”等,建立全国解放区的第一个省政府。著名(zhùmíng)党史专家金冲及先生评价说:“山东抗日根据地(gēnjùdì)无论在总人口、党员、军队数量,还是歼敌人数等方面,都遥遥领先其他抗日根据地。”
此外,本书也赞扬了国民政府及其军队的(de)抗战贡献,客观评述了台儿庄大战、徐州会战等,专门增设了“山东抗战中涌现出的著名英烈(yīngliè)”条目,收录褒扬了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而(ér)英勇牺牲在(zài)山东的197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(qúntǐ),包括国民政府军队中的爱国将士和一部分国际友人。
本书还披露了一些日本战犯口供等文献资料,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山东所犯的(de)累累罪行。日本军国主义带给(dàigěi)中国人民惨绝人寰的灾难和事实,罄竹难书,不容抹杀。我们(wǒmen)强调要正确对待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(lìshǐ),不是要延续仇恨,而是要以史为鉴、珍爱和平。
鉴往事(wǎngshì),知来者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年来(niánlái),中国发生了(le)翻天覆地的变化,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,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。
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告慰所有抗战英烈,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、坚持走中国特色(tèsè)社会主义(shèhuìzhǔyì)道路、坚持以人民(rénmín)为中心、坚持斗争(dòuzhēng)精神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,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